西门子plc之S7-200SMART的TCP通信 (上)
200SMART的开放式通信(Open User Communication)包括TCP通信,UDP通信以及ISO-on-TCP通信,支持CPU固件版本V2.2以上,常用于与第三方支持相同协议的设备通信。
开放式通信(OUC)编程可以通过指令或者调用OUC的指令库,通信双方均要调用指令,通信数据量可以达到1024个字节,这次我们将介绍OUC通信中的TCP通信。
TCP通信是一种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,通信之前需要先建立连接,是一种数据流的服务,不传输开始消息和结束消息,是一种可靠,安全的数据传输。所谓数据流,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,发送方第一次发送10个数据,然后第二次再发送10个数据,然后接收方启用接受会一下子接收到20个数据。
TCP通信的编程可以通过通信指令或者开放式用户通信库指令,如图:
图一:通信指令
图二: 开放式用户通信库指令
这里建议使用开放式用户通信库指令,编程和填写参数都能简单一点。
下面开始介绍一下TCP通信的流程:
①:建立连接(关键!必须!)TCP_CONNECT和TCP_SEND、TCP_RECV指令用法
②:交换数据(发送/接收)
③:断开连接(一般不用)
④:分配库存储器(必须!建议选择较大的地址避免冲突)
接下来介绍一下各个指令的每个引脚的含义,
首先介绍TCP_CONNECT指令
参数 |
数据类型 |
描述 |
EN |
BOOL |
使能输入 |
Req |
BOOL |
如果Req=TRUE,CPU启动连接操作。如果 Req = FALSE,则输出显示连接的当前状态。 |
Active |
BOOL |
设置本地CPU在通信中的角色 Active= TRUE为主动连接(一般用于客户端) Active= FALSE为被动连接(一般用于服务器) |
ConnID |
WORD |
CPU使用连接 ID (ConnID) 为其它指令标识该连接。可能的ConnID范围为0到65534。 |
IPadd IPaddr4 |
BYTE |
这些是IP地址的四个八位字节。IPaddr1到IPaddr4 填写通信伙伴的IP地址 |
RemPort |
WORD |
RemPort 是远程设备上的端口号。远程端口号范围为 1 到 49151。对于被动连接,使用零。 |
LocPort |
WORD |
LocPort 是本地设备上的端口号。本地端口号范围为 1 到 49151,但存在一些限制。 |
Done |
BOOL |
完成标志位,建立通信连接之后一直保持1。 |
Busy |
BOOL |
当连接操作正在进行时,指令置位 Busy 输出。 |
Error |
BOOL |
当连接操作完成但发生错误时,指令置位 Error 输出。 |
Status |
BYTE |
如果指令置位 Error 输出,Status 输出会显示错误代码。如果指令置位 Busy 或 Done 输出,Status 为零(无错误)。 |
这里我们再对一些参数进行一些补充解释:
-
ConnID:ConnID用于标识通信连接,不同的ConnID不能重复,且占用开放式通信资源最多16个,客户端的ConnID与服务器的ConnID无关。
-
IPaddr:填写通信伙伴的IP地址,客户端填写服务器的IP,服务器填写客户端的IP。主动连接不能填0.0.0.0,被动连接可以填0.0.0.0,表示接受任意远程IP地址的连接。
-
RemPort 和LocPort:端口号设置,建议采用2000~5000,主动方和被动方的RemPort 和LocPort交叉对应;对于被动连接,本地端口号必须唯一(不重复),且可以忽略远程端口号,RemPort可以填0。
-
Req & Active:CPU作为客户端:Active设置为TURE,然后再触发Req,主动发送报文,请求建立连接。如图Active设置SM0.0。
CPU作为服务器先就绪,客户端发送请求报文后,才可建立连接,否则被拒绝。
例如我设置本地客户端IP为192.168.0.100,ConnID为10,端口号为2000;
远程服务器IP为192.168.0.101,ConnID为20,端口号为2001;如图
这次关于200SMART的TCP通信就暂时介绍到这里,下一篇将继续为大家介绍TCP的发送和接收指令,以及TCP程序编写。
西门子plc之S7-200SMART的TCP通信 (下)
上次为大家介绍了200SMART的TCP_CONNECT指令,这次继续介绍TCP_SEND指令和TCP_RECV指令。
TCP_SEND指令和TCP_RECV这两个指令比较简单,就放在一起介绍。
EN:使能,对于接收指令,建议常1触发。
Req:发送指令触发发送指令,建议使用上升沿触发。
ConnID:连接标识,与各自的TCP_CONNECT的ConnID相同。
DataLen发送数据的长度,最多1024个字节。
MaxLen:接收数据的最大长度,最多1024个字节。
Length:实际接收数据的长度。
DataPtr:发送数据的地址指针,发送数据的首地址。
其他的Done,Busy等与TCP_CONNECT指令相同。
接下来对这些参数进行一个详细的解释:
如图,是TCP_SEND的调用时序图,蓝色为Req上升沿触发,红色为Req电平触发。
使用Req上升沿触发→Busy=1→完成后DONE=1(一个扫描周期)→Error=1且Status=24,然后等待下一次上升沿触发信号进行循环,这里Status=24表示指令调用但是未触发操作,并不代表错误。
使用Req电平触发→Busy=1→完成后DONE=1(一个扫描周期),然后不停循环Busy和Done。
这里建议使用上升沿触发TCP_SEND指令。
如图,是TCP_RECV的调用时序图,蓝色为EN上升沿触发,红色为EN电平触发。
EN上升沿触发,需要两次触发才可以接收数据,DONE保持为1,直至下次上升沿的到来;而EN电平触发,有数据就接收,大部分时间处于Busy,Done为1一个周期,所以建议EN使用电平触发TCP_RECV指令。
对于TCP_RECV的MaxLen,当MaxLen<发送方数据的长度时,按照MaxLen设置的长度进行接收,多余部分舍弃,Done不置位,同时Error=1,Status=25。
所以建议MaxLen=发送方数据的长度,如果发送方的长度是变化的,则MaxLen按照最大长度进行填写。
最后以下题为例:本地客户端IP为192.168.0.100,ConnID为10,端口号为2000;远程服务器IP为192.168.0.101,ConnID为20,端口号为2001,将本地站从VB200开始的10个字节发送到远程站的VB100开始的10个字节。
首先我们在系统块中设置本地站和远程站的IP地址
然后设置TCP_CONNECT参数,如图
接着分别设置TCP_SEND和TCP_RECV
按下I0.4,启动客户端TCP_CONNECT的连接,SM0.5不断触发SEND的Req,
如图所示,数据成功发送,通讯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