间接寻址是使用指针访问存储器中数据的寻址方式,一般可结合算法进行处理数据,间接寻址过程可分三个步骤:建立指针,指针操作和传送数据。
一、建立指针
指针定义为包含另一个存储位置地址的双字存储地址。
编程时,先确定好被寻址的存储区域(例如MB10至MB20)。确定好指针初始指向的地址(例如MB10),做法:此存储地址名称前加一个符号 “&”,只能用下列存储区:I、Q、V、M、S、T(仅限当前值)、C(仅限当前值)、SM、AI 和 AQ,例如&MB10;
然后设定用于存储 被寻址的存储地址(&MB10)的存储地址(指针),但只能使用V存储区,L 存储区和累加器寄存器(AC1、AC2、AC3)用作指针,例如用AC1;
最后通过“移动双字”(MOV_DW)指令,将被寻址的存储地址(&MB10)移至指针位置(AC1),提个醒:程序运行时,AC1保存不是数据,而是被指向的存储地址MB10。
二、指针操作
建立好指针后,若想实现数据的交换与计算,需要对指针的值进行修改,该采用何种数据类型的算数运算呢?如果采用累加器当指针,则无限制(所以建议用累加器当指针),如果用V或L存储区,则需要双整数运算指令,如下图所示。
(图1)
此外,对指针的偏移大小也有规定,依据第一步你确定好的被寻址的存储区域(例如MB10至MB20)数据类型来确定:
假设指针初始指向数据区的第一个地址。
若是字节,指针值必须加1,即可指向下一个地址(MB11);
若是字(例如MW10至MW20),指针值必须加 2,即可指向下一个地址(MW12),若指针加1,即将指向MW11;
若是双字(例如MD10至MD20),指针值必须加 4,即可指向下一个地址(MD14),若指针加1,即将指向MD11。
一定要注意,不然指针就乱指了!
三、传送数据
当操作指针偏移到需要的位置时(目标数据),即可进行数据处理;通过在指针(AC1)前面输入一个星号“*”(*AC1),然后可使用传送指令(MOV_B、MOV_W和MOV_D)或算数运算等指令,将指针指向的存储地址的数值进行处理。
四、编程实例
通过间接寻址方式,将MB12的数据传输至VB400。以上只是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大伙可以自行尝试下:将MB10至MB20的数据定时传输至VB400,以此循环。
当位M0.0使能2次,VB400值等于160
五、数据示意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