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向灯系统一般由转向信号灯、转向指示灯、转向开关、闪光器等组成。
当汽车要向左或向右转向时,通过操纵转向开关,使车辆左边或右边的转向信号灯经闪光器通电而闪烁发光。 转向后,回转转向盘,转向盘控制装置可自动使转向开关回位,转向灯熄灭。 驾驶员还可以通过操纵危险警报开关使全部转向灯闪亮,发出警示。
转向信号灯一般应具有一定的频闪。 国标中规定 60 ~120 次 /m i n,日本转向闪光灯规定(85± 10)次 /m i n,要求信号效果要好,而且亮暗时间比(通电率)在 3∶2 为佳。
转向信号灯的频闪由闪光器控制。
闪光器主要有 电热式、电容 式和晶 体管 式三种 类型。 电热式闪光器结构简单,制造成本低,但闪光频率不够稳定,使用寿命短,已被淘汰。 而电容式闪光器闪光频率稳定,晶体管式闪光器具有性能稳定、可靠等优点,故得到广泛应用。
电容式闪光器
电容式闪光器见图 5.18。 当汽车向左 转弯 接通转 向灯开 关 11 时,电 流 便从 蓄电 池正 极 →电源开关 8→ 接线柱 B→ 线圈 3→ 常闭触点 2→ 接 线柱L→ 转向灯开关 11→ 左 转向 信号 灯和 指示灯 10→ 搭铁→ 蓄电池负极构成回路。
此 时线圈 4、电容器 6 及电阻7 被触点 2 短路,而电流通过线 圈 3 产生的电 磁吸力大于弹簧片 2 的作用 力,触点 2 迅速 被打 开,转向 灯处 于暗的状态(转向灯 尚 未来 得 及 亮)。
触点 2 打 开后,蓄电池向电容器 6 充 电,其充 电 电 流由 蓄电 池 正极 → 电源开关 8→ 接线柱 B → 线圈 3→ 线 圈 4→ 电 容器 6→ 接线柱 L→ 转向灯开关 11→ 左转向信号灯和指示灯 10→搭铁→ 蓄 电池负 极 构 成回 路。
由 于 线圈 4 电 阻 较大,充电电流很小,不足以 使转向信 号灯亮,故 转向 灯仍 处于暗的状态。
同时充电电 流通过线圈 3、4 产生 的电磁吸力方向相 同,使触 点 继续 打 开。 随 着 电 容器两 端 电压的逐渐升高,其充电 电流逐渐 减小,线圈 3、4 的电 磁吸力减小,使触点 2 重新闭合。触点 2 闭合后,转向灯 处于 亮的 状 态,由于 此时 电容器 6 通过线圈 4 和触点 2 放电,其放电电流通过线圈4 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线圈 3 的相反,电 磁吸 力减小,故 触点 仍保持闭合,转 向灯 继续 发 亮。
随 着电容器的放电,电容器两端电压逐渐下降,其放电电流减小,则线圈 3 的电磁吸力增强,触点 2 重又打开,灯变暗。 如此反复,触点不断开闭,使转向灯发出闪光。 灭弧电阻 7 与触点 2 并联,用来减小触点火花。
2.晶体管式闪光器
晶体管式闪光器分为有触点晶体管式和无触点全晶体管式两种。
(1) 有触点晶体管式闪光器
图 5.19 为有触点晶 体管式闪光 器的 电路图。
当汽车向左 转弯 时,转向 开关 S 接 通左 转 向灯,电流便从蓄电池正极→ 熔断器→ 电阻 R0 → 触点 P→ 转向开 关 S→ 左转 向灯 → 搭 铁→ 蓄电 池构成回路,左转向信号灯和指示灯点亮。 同时,R 0 上的电压降使三极管 V T 导通产生集电 极电流。
集电极电流经继电器线圈 K 搭铁,继电器的线圈 K 产生电磁吸力使触点 P 打 开。 于是 蓄电池向电容 C 充电,使左转向灯 的灯光变 暗。 随 着充 电时 间 的延长,充电 电流 减小,三极 管 V T的基极电位提高,偏流减小。
当基极电位接近发射极电位时,三极 管 VT 截止,集 电极电流 消失,触点 P 又闭合,转向灯又被点亮,同时,电容 C 经 R 2 、触点 P、R 1 放电。电容 C 放完电后,三极管 VT 的基极上又恢复低电平,三极管 V T 重新导通,集电极电流又经继电器的线圈 K 产生电磁吸力 使触点 P 打 开,重复上 述过 程,使转向 灯发 出闪 光。 其 闪光 频 率由电容 C 的充放电时间常数来决定。
2) 无触点全晶体管式闪光器
图 5.20 是一种简单的无触点电子闪光器,其工作原理如下:
VT1 截止 后,V T2 通 过 R 3 得到正向 偏 置电 压而 导通,VT 3 也随 之 饱和导通,转向灯变亮。
此时,C 经 R 1 、R 2 放电,使 V T1 仍保持截止,转向信号灯继续发 亮。 随着 C放电电流减小,V T1 基极电位又逐渐升高,当高于 其正向 导通电压 时,V T1 又导通,VT2 、V T3 又 截止,转向信号灯又变暗。 随着电容的充放电,VT3 不断地导通、截止,如此循环,使转向灯闪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