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水器里的镁棒,主要的作用是牺牲自己,保护内胆,以防腐蚀。与此同时,另一个作用是形成可溶性的化合物,减少水中杂质在加热管和内胆表面的沉积。
大家都知道,电热水器里面的内胆,就是贮存并加热水的。水中不可避免地会溶解二氧化碳等气体。从而形成电解质溶液。
组成热水器内胆材料的主要成份,就是铁。里面肯定还会夹杂着其他的金属元素或者是碳、渗碳体等杂质。这些杂质,大多数的活性,没有铁的活性高。因此,在内胆和水接触面上,就会形成杂质为阴极,铁为阳极的一个个原电池。这种情况,称之为电化学腐蚀。
在电化学腐蚀的作用下,杂质越多的地方,腐蚀越严重。因为杂质和铁是紧密地接触在一起的,分布也是广泛的。所以电化学腐蚀,会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。最后导致了内胆被蚀穿、报废。
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,设计人员就根据电化学腐蚀的原理,在热水器内胆中设置了镁棒。为什么选择镁棒呢?这就涉及到一个名词:标准电极电势。
简单点儿说吧,标准电极电势越高的材料,在电化学腐蚀中越不容易被腐蚀。标准电极电势越低的材料,在电化学腐蚀中越容易被腐蚀。
二价的铁离子对铁原子的标准电极电势值是负的0.44V左右;三价的大约是负的0.037V。镁离子对镁的标准电极电势是负的2.363V。
也就是说,如果把镁和铁连接到一块儿,铁就会成为阴极,得到镁提供的电子保护。从而避免了被腐蚀。而镁则被“填了炮眼”,成了电化学腐蚀的牺牲品。
这样,就以牺牲镁棒为代价,保护了热水器内胆不被腐蚀。因此镁棒得隔一段时间,就得检查/更换一次。否则镁棒消耗完了,就该腐蚀热水器内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