冒泡排序的原理是:从左到右,相邻元素进行比较。每次比较一轮,就会找到序列中最大的一个或最小的一个。这个数就会从序列的最右边冒出来。
以从小到大排序为例,第一轮比较后,所有数中最大的那个数就会浮到最右边;第二轮比较后,所有数中第二大的那个数就会浮到倒数第二个位置……就这样一轮一轮地比较,最后实现从小到大排序。
代码如下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| #include<stdio.h> void Bubble_sort( int arr[], int size) { int j,i,tem; for (i = 0; i < size-1;i ++) //size-1是因为不用与自己比较,所以比的数就少一个 { int count = 0; for (j = 0; j < size-1 - i; j++) //size-1-i是因为每一趟就会少一个数比较 { if (arr[j] > arr[j+1]) //这是升序排法,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比较,如果前数大则与后一个数换位置 { tem = arr[j]; arr[j] = arr[j+1]; arr[j+1] = tem; count = 1; } } if (count == 0) //如果某一趟没有交换位置,则说明已经排好序,直接退出循环 break ; } } int main() { int arr[10]; int i; printf ( "请输入10个数\n" ); for (i = 0; i < 10; i++) //接收用户的数值 { scanf ( "%d" , &arr[i]); } printf ( "排序前的数组>" ); for (i = 0; i < 10; i++) { printf ( "%d " , arr[i]); } printf ( "\n排序后的数组>" ); Bubble_sort(arr, 10); for (i = 0; i < 10; i++) { printf ( "%d " , arr[i]); } return 0; } |
值得注意的是函数中的定义的count是为了检验是否进行了元素的交换,是对代码的一种优化
运行结果>